更新时间:2025-08-21 01:20:41 | 浏览次数:0210
这些年的麦收,科技含量肉眼可见在不断提升,今年亮点也不少。前些天有一条视频在网上火了,河北一地迎来小麦集中收割期,而就在这个时候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为了在下雨前将麦子抢收完,当地农业、气象、电力等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紧急调集车载移动式应急照明灯、大功率照明无人机等装备,组织连夜抢收。夜幕下,无人机点亮夜空,收割机来回移动,光束交错科技感十足。“麦”向丰收,亮了。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论坛设有主论坛和5个分论坛。其中,主论坛分为两个场次:大势讲坛和聚焦“十五五”规划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会。分论坛包括2025中国制造品牌发展峰会暨中国制造·消费者信赖品牌盛典年会、2025数智工业发展趋势论坛、2025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2025第二届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小镇高质量发展论坛和2025产融结合与投资论坛等。
尽管中国并未采取集中清缴清欠税收等行动,但随着税收大数据广泛应用,网状、系统性税收风险分析取代了此前个人经验点对点分析,税收征管力度事实上在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在不断提高。以前企业偷漏税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但近些年通过税收大数据,税务部门会收到企业风险提示,并跟企业确认,不少企业需要依法补缴税款。
由北京市发改委和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节能环保中心、西城区发展改革委承办的北京市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23日在西城区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举行。国家节能中心,北京市各有关部门、各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企业代表160余人参加活动。
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 吕少威)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将于7月2日在北京启幕,以“建设数字友好城市”为主题,聚焦数据要素、数字安全、人工智能等议题,吸引来自50多个国家以及重要国际组织的300余名国际嘉宾参会。
张秀丽指出,心启航筹办这个店,旨在通过专业老师和辅导员的指导,帮助孤独症青年适应职场、融入社会,也希望借此唤醒社会对“星星的孩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