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8 11:45:36 | 浏览次数:1260
刘晓,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史系教授,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李氏基金访问学者,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近现代科技史、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国科学院院史,著有《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何泽慧传》《国立北平研究院简史》等。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如今在坛头村,民宿、诗社、画馆、书吧、农村电商、茶咖餐饮等文旅业态蓬勃发展。2017年至2024年间,该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由最初的24万元(人民币,下同)增长至192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万元增长至3.5万元,收入水平增长169%。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就业质量的衡量既涉及宏观维度,也涉及微观维度,既有主观评价,也有客观评价。目前来看,通常从收入水平、职业安全、技能发展及工作生活平衡等多维度进行衡量。要提升就业质量,首要路径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创造大量高质量就业岗位、丰富岗位多样性并激发创业活力的根本。其次,要着力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平衡性,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对农民工、灵活就业及新业态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并加强对下岗人员等群体的人力资本投资,以弥合不同市场间的差距。此外,工会的作用不可或缺,能够在劳动者权益维护、促进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当然,在治理校外培训的同时,还要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要在“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严控学科类培训,规范非学科类培训”外,还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压减重复性作业,减少日常考试测试频次”。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与体育宣传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端智库骨干专家、广州体育学院教授曾文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体育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以体育赛事表演为杠杆,能撬动城市基建、旅游、文化等,激活体育消费热情,推动体育产业能级提升,而这个杠杆的原动力主要是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
短期看,部分学生延迟进入就业市场,可暂时缓解当年竞争压力,但长期可能加剧未来就业市场的竞争强度。对学生个体而言,培养质量提升的同时,机会成本也随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