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6 04:17:36 | 浏览次数:6956
北京6月2日电 (记者 刘文文)三天的端午假期即将结束。中国交通运输部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31日至6月2日(端午节假期期间),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6.57亿人次,日均2.19亿人次,同比(2024年端午节假期)增长3.0%。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一段时间以来,比亚迪、吉利等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给不少外国汽车品牌带来压力。”美国CNBC网站18日报道称,美银证券汽车产业分析师约翰·墨菲当天在美国汽车媒体协会有关活动中表示,美国底特律三巨头(即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斯特兰蒂斯)应“尽快”退出中国市场。他同时警告说,美国三大车企需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削减开支,尤其是在内燃机业务方面,因为这是目前利润的主要来源。
省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成立由25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27个专家组,分片包市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对各地水源调度抗旱播种、抗旱保苗等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地也积极采取行动,组织人员力量全面开展抗旱。
传统文化展现时代魅力,丰富供给烘托节日氛围。各地举办赛龙舟、包粽子、佩香囊、唱山歌等传统民俗活动,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欢度端午假期。广东、湖南、江西、贵州、浙江等地龙舟竞渡,吸引大量群众观赛,场面壮观,激荡人心。非遗展演、端午习俗体验等沉浸式场景让市民游客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各地将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有机融入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空间,让广大群众品味端午意蕴、体验历史文化。文化研学广受欢迎,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南京博物院等热门文化场馆预约火热。各地文艺演出精彩纷呈,北京开票营业性演出1119场,观众达45.8万人次,票房达1.4亿元;四川武胜沿口古镇在嘉陵江畔上演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展现民俗文化之美。
今年端午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时间相近,包粽子、挂艾草、点雄黄等传统民俗及非遗体验活动广受欢迎。津南区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集中展示非遗技艺;西青区杨柳青古镇打造融合端午民俗与童趣的主题活动;武清区南湖举办龙舟赛,融合体育竞技与文化体验;蓟州区举办端午游园会,重现传统雅趣;滨海新区泰达航母主题公园推出音乐焰火秀及特色夜游项目。
连日来,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黄河流域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针对流域相关省(区)旱情,黄河防总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第一时间分别启动抗旱四级响应和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自6月14日17时起,针对河南省启动干旱防御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单位落实落细各项抗旱保供水措施,做好旱情持续或进一步发展的应对准备。
中央要求谋划新一轮财税改革,税制改革是重头戏,未来增值税、消费税、个税等主要税种还将有进一步改革举措。笔者呼吁,在税收征管不断强化的同时,为促进企业、个人实际税负维持在合理水平,未来税制改革应当统筹考虑降低名义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