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03 03:43:54 | 浏览次数:7372
“防溺水”公益服务是我国南方省份在每年夏季开展的重要安全工作之一。此次活动期间,江西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联合江西省游泳救生协会为崇义县培训了近70名公益防溺水讲师,崇义县300余名青少年和蓝天救援队队员参加了示范性防溺水安全知识普及讲座。活动同期,还设置了田径(跑步)指导公开课,以满足跑步人群的科学运动需求。
6月13日9时,国家防总针对广西、福建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派出两个工作组分赴广西、福建协助指导;新增针对河北、内蒙古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并继续维持针对河南、山东的抗旱四级应急响应,两个工作组正在两省协助指导。
澳大利亚国际文化产业协会主席杨志唯介绍,本次大赛以“融合交流、理解尊重、自然和谐、梦想未来”为主题,设置母语者和非母语者双赛道,面向全球3岁至12岁华语儿童,非母语者组特设13岁至18岁青少年组,以“爱自然、爱和平”为核心内容,讲述自己经历过或身边发生的故事。
粒粟皆珍,厚植节粮新风尚。粮食安全不仅是仓廪实的物质保障,更是民心安的精神根基。河南农机手在机收减损比武中争分夺秒,将损失率稳定在1%以内,这既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对“颗粒归仓”信念的坚守;为应对夏收期间不利天气,四川产粮大县绵阳市三台县农民粮油合作的智能烘干设备24小时运转,守护的不只是粮食的品质,更是农民的心血与希望;从校园食堂的“光盘行动”到社区餐桌的“节约倡议”,珍惜粮食的道理深入人心。将“节约光荣”融入血脉,让“减损增效”成为共识,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筑牢粮食安全的精神堤坝。
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逐渐成长为“种树达人”;从体验伊始的“练习生”,到晋级植绿“升级打怪”高手;从单枪匹马的荒漠探险者,到组队沙漠版“复仇者联盟”……今年春天以来,来自中国各地以“Z世代”为代表的数万年轻人,在甘肃武威市民勤县荒漠掀起“为绿奔赴”的环保新时尚。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新时代汉学研究应当海纳百川,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拓展研究深度广度,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撑;应当与时偕行,用数字化赋能汉学跨文化研究合作,在科技革命浪潮下坚守人文精神;应当广育英才,以“新汉学计划”等搭建青年汉学家立体化成长发展体系,注入汉学研究新活力。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