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5 02:13:07 | 浏览次数:2637
当天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31日(端午假期第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3097.6万人次,环比增长14.4%,同比(与去年端午假期第1日相比,下同)增长10.8%。其中,铁路客运量1811.6万人次,环比增长14.8%,同比增长5.0%。公路人员流动量20999万人次,环比增长14.5%,同比增长11.3%。水路客运量95.9万人次,环比增长46.6%,同比增长21.3%。民航客运量191.1万人次,环比下降11.6%,同比持平。
不仅有沉浸式感受“龙舟+”多元化场景的乐趣,还有新式龙舟手办成为了端午爆款。头顶着粽子的萌趣醒狮坐在龙舟上,手里握着带着“飚”字的船桨,好像正在全力赛龙舟。这个不到10厘米的小手办,一经发售就让游客们爱不释手。
在文化市集环节,奥运冠军王丽萍与中外青少年共同体验书法艺术,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此外,中外青少年还沉浸式体验了风筝制作、脸谱绘制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验项目,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加深了友谊。
所以从荔枝走下枝头那一刻,一场“拼手速”的竞争已经开启:荔枝采摘后一小时,就在“田头小站”完成了预冷处理;通过航空物流开通的“荔枝专线”,极致地压缩配送时间,48小时内就能从枝头送进全国“老饕”们的嘴里。
在安徽中科微至物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数字化生产车间高效运转。“我们的产品覆盖自动分拣、智能仓储等领域,产值连续3年在10亿元左右。”公司行政经理吴晶说。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我们有这样的豪情和自信。
社会是大课堂,是少年儿童成长的土壤。社会教育是育人全链条的重要一环,全社会都有责任参与到培育未来、创造未来的工作中,为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文化有养心志、育情操、涵养精神气质的作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最深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有效开发配置好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资源,让“国风”、“国潮”浸润广大少年儿童,使他们从小懂得“何以中国”,让中华文脉融入精神血脉,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精神文化产品的健康与否关系着孩子们的“精神空间”和“心理空间”,对孩子们的成长影响深远。要提供更多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新媒介传播形式、有引领力和吸引力的书刊、音乐、影视、文化活动等,更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少年儿童身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的时代,需要帮助和引导他们更好辨识网络上的各种圈层、潮流现象,抵御不良信息和非法侵害,培育数字素养。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要协同发力,既防止和打击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网络言行,又加大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数字产品供给,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要撑起健康守护伞,持续完善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加强心理咨询、教育、治疗等服务,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