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5 02:06:23 | 浏览次数:4063
记者看到,跨界文创迸发出蓬勃创新活力。各类文化机构纷纷推出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上海大剧院携东方舞台美学文创与市集浪漫相遇,带来匠心独运的跨界之作——苏绣香囊包挂、中式扇形旅行收纳包等,以现代设计诠释传统雅韵;张园安垲第文创空间联合允上生活推出“园香挂”,跨界融合历史与香道文化。此外,上海财经大学商学博物馆、世界技能博物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等场馆带来的纪念品、衍生品及特色文创吸引众多民众驻足。
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应妮)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中国共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997人。
走进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琳琅满目的非洲产品背后,是一条条跨越山海的产业链。为扩大非洲非资源性产品进口,湖南启动“非洲品牌仓”项目,打通产地直采到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目前已形成咖啡、腰果、夏威夷果、可可、干辣椒、芝麻等六条非洲产品产业链,成功孵化120余款非洲品牌产品进驻中国各大商城。
活动现场安排了中国传统唐风茶宴演绎,中英学者进行了两国茶文化的比较讲解。北京服装学院组织“丝路共生”主题服饰展示,动静结合展示中国服饰文化的历史底蕴和创新发展。现场茶香飘逸、华裳灼灼,中外来宾在文明对话的愉悦氛围中,加深对彼此文化传统的了解和欣赏。(完)
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陈杭)14日,“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在2025中国机器人智能大会上拉开帷幕。本次大赛以“具身引智、应用未来”为主题,将在五个月时间内,持续汇聚全球顶尖科技成果与产业项目,推动具身智能技术迭代与产业融合。
老人们的坚持与努力,也渐渐改变了儿女们的看法。随着团队不断成长,她们的名气越来越大,受邀在各种场合表演。2024年3月,社区“益老食堂”开业的舞台上,这些银发长者排练的14个节目精彩上演。民族舞中,老人们身着绚丽多彩的服饰,眼神坚定而明亮;摩登舞时,她们换上优雅舞裙,步伐从容,将岁月沉淀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现代舞中,老人们跟着动感节奏活力起舞,大胆尝试新颖动作,展现出对潮流的追逐。
这些“银发舞者”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55岁,平均年龄达68岁。发起者刘叔云曾是益阳电机厂的工会主席,作为一名文艺爱好者,曾多次带着厂里的队伍参加各类文艺大赛、篮球比赛等活动,退休后迷上广场舞,经常观摩视频反复练习,甚至跑到其他广场舞队“偷师”,提升自己的舞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