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20 05:40:40 | 浏览次数:3958
作为夏季唯一的民俗大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那么,为什么要选择五月初五这个“重日”作为节日?背后蕴含着哪些“数字密码”?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望新时代少年儿童——
文章还关注到亚太地区领导人在会议中的表态。文章说,一周前,美国政府发起的贸易战曾是东盟领导人会议讨论的焦点。越南和柬埔寨等主要出口国也可能被征收最高额关税。
连日来,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黄河流域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针对流域相关省(区)旱情,黄河防总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第一时间分别启动抗旱四级响应和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自6月14日17时起,针对河南省启动干旱防御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单位落实落细各项抗旱保供水措施,做好旱情持续或进一步发展的应对准备。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首站来到敦煌莫高窟。栩栩如生的彩塑,精美绝伦的壁画,历经千年岁月沧桑,依然焕发着令人神往的传奇之美,见证着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合和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总书记指出:“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事关亿万家庭和谐幸福,事关国家民族发展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红色江山后继有人,高度重视、亲切关怀、亲自指导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大部署,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少年儿童成长环境不断改善。沐浴在新时代的阳光下,我国亿万少年儿童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朝气蓬勃、昂扬向上,朝着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奋力奔跑。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是幸福的一代,也是肩负重任的一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来要在他们手中实现。从“仰视世界”到“平视世界”,今日之中国更加自立、自强。少年儿童生活在环境更加稳定、物质日益富足、信息资讯空前丰富与便捷的时代,更有底气、有条件发展个性、展现自信。当然,他们有“少年意气”,也有“成长烦恼”。作为移动互联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直面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与突飞猛进的新媒介、新技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多重影响,身心健康成长面临许多新挑战。如何把握成长环境变化和少年儿童身心特点,为孩子们提供科学教育、正确引导和更好发展空间,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是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深入思考、协力作答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