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8 00:08:07 | 浏览次数:9565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杨修凯称,南宁市始终坚持就业优先原则,不断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2024年,该市共有3886家用人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10366人次;探索建设“就业帮扶车间”18家,安置残疾人就业608人次。“十四五”以来,南宁市共开发就业岗位4872个,为8322名残疾人开展技能培训。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就业增收面临压力,叠加美国在全球挑起关税战、贸易战等因素,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作为传统工业大省,甘肃原材料产业正显现强劲支撑力。甘肃省工信厅数据显示,2024年原材料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70.8%,占据全省规上工业61.8%。今年以来延续向好态势,1至4月增速达13.6%,持续发挥经济“稳定器”作用。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会上代表中国青年发言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张天烁说,青年是中日友好事业的希望与桥梁,“我们一定能建立起超越国界的友谊纽带,为推动中日关系不断向前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南宁市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当日举行。南宁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杨修凯介绍,近年来,南宁市着力完善政策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作为端午节的热门美食,许多餐饮门店也开始结合品牌特点售卖各式粽子。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全聚德各门店均已设立粽子展卖台,并在天猫、京东、1号店、“全记货铺”微商城以及各大超市等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此次的端午粽子礼盒不仅将烤鸭风味融入传统粽子,还有豆沙粽、蜜枣粽、鲜肉粽等经典口味。护国寺小吃总店结合夏季特点推出了绿豆百合口味的鲜粽;位于地安门路口的峨嵋酒家,则是继续主打宫保鸡丁粽子;湘菜品牌曲园餐厅推出了竹筒粽子,线下线上都有销售;长椿街马凯餐厅也结合湘味推出了肉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