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1 21:20:59 | 浏览次数:7170
“雨来了,小院地上一湿,栽进去的苗儿更好活。”上午10点半,走进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集体乡高家窝堡村,蒙蒙细雨里,李井文正在自家院子里忙活。
省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成立由25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27个专家组,分片包市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对各地水源调度抗旱播种、抗旱保苗等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地也积极采取行动,组织人员力量全面开展抗旱。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力支撑“十二年科技规划”制定和实施、探索建立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到改革开放后提出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施“863计划”、成立中国工程院等建议,再到近年来围绕科技强国建设、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有力推动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
尽管中国并未采取集中清缴清欠税收等行动,但随着税收大数据广泛应用,网状、系统性税收风险分析取代了此前个人经验点对点分析,税收征管力度事实上在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在不断提高。以前企业偷漏税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但近些年通过税收大数据,税务部门会收到企业风险提示,并跟企业确认,不少企业需要依法补缴税款。
6月1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6月1日18时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预计6月1日20时至2日20时,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中西部、华北东北部、江南中部、华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级以上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其中,吉林西部、辽宁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10级以上雷暴大风,最大风力可达11级以上,辽宁西南部等地局地不排除出现龙卷的可能性;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中南部、江南中东部、华南、西南地区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小时雨量大于2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天气,其中,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浙江西部、湖南西南部、贵州东南部、广西东部和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小时雨量大于5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