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9 11:23:54 | 浏览次数:1513
北京8月11日电(记者 吴涛)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具身智能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在8月8日至12日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相关话题引发专家们广泛讨论。
星空下的金延安旅游度假区,人们仿佛回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1∶1复刻的安澜门、新华书店等标志性建筑被打造成沉浸式小剧场。钟楼南侧,《黄河大合唱》歌声骤起,时空交织,黄河怒号。
技术“狂飙”的同时,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王田苗表示,“具身智能应该是替代人的危险作业工作或者是复杂的工作,但不应该替代人的生活,这个前提有数据安全问题、知识产权问题甚至人身安全问题,我觉得这方面一定要有监管。”
今年,格桑卓玛即将退休。政府为职业妈妈们在儿童村准备了一套一室一厅的公寓,家具家电一应俱全,真正实现“拎包入住”,“这些都是国家给我们准备的,特别齐全。”
6月1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陈政高同志多位亲友处获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部长、党组书记陈政高同志,因病于2024年6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并配套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专项支持政策。“具身智能机器人十条”通过揭榜挂帅、重大专项配套等,支持企业开展“大脑”“小脑”、机器人通用本体及关键零部件等技术攻关。(完)
“进步青年唱着这首歌奔赴延安……”打磨讲稿、配乐演唱,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副主任薛健以《延安颂》开场,一次次把革命老区的故事讲给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歌声穿越八十余载,依然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