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3 05:47:39 | 浏览次数:8408
时间回到1914年,当沪上名流、富商陈桂春建造这座宅院时,黄浦江边的陆家嘴还是一片荒芜之地。因陈氏祖先的发祥地在颍川(今河南登封一带),此宅被命名为“颍川小筑”。历时3年精心打造,这座融合中西风格的庭院式民居终于落成。在这里,可“日观江南之旷野,夜听浦江之涛声”,也是彼时浦东最豪华的宅院。
20世纪50年代,文学山房一度与其他几家书店合并成“公私合营苏州市古旧书店”。江澄波作为书店的职工,凭借着祖辈长期的言传身教,抢救下大量古籍并送往各处图书馆。他也由此成为苏州古籍领域公认的泰斗。2000年,江澄波退休。在子女的协助下,他取“文学山房”的吴语谐音开了一家名为“文育山房”的旧书店,后在各方协助下恢复了文学山房的原名。
体量不及西安的兰州,也拿出大手笔。T3航站楼面积40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27万平方米,是甘肃民航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工程。
中国经营报社记者石英婧深有感触地说:“新闻事业不在于炫目的传播技术,而在于精神的传承;不在于一时的轰动,而在于恒久的温度。”
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
伦敦6月11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奔流:从上海出发——全球城市人文对话》第二季启动仪式暨伦敦论坛日前于伦敦泰晤士河畔举办。苏州河、黄浦江遇上泰晤士河,以水为媒,上海伦敦双城对话热度提升。
据介绍,此次论坛分别邀请了来自北京、兰州、青海等地的6名院士和专家,他们结合各自长期以来在生态研究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成功案例,对当前如何有效发展和破解生态保护面临的瓶颈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为推动生态保护领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动力、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