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4 05:15:33 | 浏览次数:1407
数据显示,2024年,四川接待国内游客11.19亿人次,国内游客总花费17640.17亿元,文旅产业规模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在研学旅游方面,四川出台行动方案与地方标准,举办研学旅游推进活动和指导师竞赛,成立研学旅游产业促进会,打造“行读四川”公共品牌,“两弹一星”“熊猫家园”等研学产品广受好评。2025年,四川成为全国首批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省份,55个基地纳入品质提升试点,进一步夯实研学旅游发展基础。(完)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一段时间以来,比亚迪、吉利等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给不少外国汽车品牌带来压力。”美国CNBC网站18日报道称,美银证券汽车产业分析师约翰·墨菲当天在美国汽车媒体协会有关活动中表示,美国底特律三巨头(即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斯特兰蒂斯)应“尽快”退出中国市场。他同时警告说,美国三大车企需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削减开支,尤其是在内燃机业务方面,因为这是目前利润的主要来源。
活动在保证典型性、生动性、新闻性的基础上,突出“精、新、特”,展现四川用“文旅流量”带动“消费增量”,推动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成效。主题采访期间,四川还将把新闻发布会开到花海林间、水畔山间及文旅项目现场,生动呈现当地文旅融合的探索与亮点。
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康艳兵出席活动并致辞。他指出,节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首都和首都核心区,北京市和西城区在节能降碳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不仅对全国的绿色发展具有示范作用,也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青海将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视为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工程;甘肃认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是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力注脚;西安和乌鲁木齐都表示,咸阳机场、天山机场的改扩建工程,能助力西安、乌鲁木齐打造“一带一路”核心枢纽。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随着更多客源地的境外游客得以通过更便捷的方式来到中国,了解、感受中国的开放态度、全球胸怀,旅游企业也将结合更多体验性的文化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出入境游新品。同时,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有着很多华人华侨,单方面免签的推出,在方便他们回国探亲访友之余,同时也可以通过旅游,来看看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文化。
兰州机场T1+T2面积8.9万平方米,去年吞吐量超过1700万人次,可以说不堪重负。乌鲁木齐机场T1+T2+T3面积18.48万平方米,需要承载超过2700万人次的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