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20 08:09:35 | 浏览次数:7680
2020年,当总书记再次来到云南考察时,当地准备了几杯水样,其中就有一杯清水来自洱海。也是在这一年,洱海保护治理由抢救性治理转为保护性治理。如今,一度难觅踪迹的“水质风向标”海菜花在洱海连片绽放。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省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成立由25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27个专家组,分片包市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对各地水源调度抗旱播种、抗旱保苗等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地也积极采取行动,组织人员力量全面开展抗旱。
兰州和乌鲁木齐之前都只有一条跑道,因起降架次多,乌鲁木齐一直是国内最繁忙的单跑道机场之一。扩建后可以极大缓解这几座机场的现有压力。
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抽出半天时间,在北京永定河畔挥锹培土,接连种下油松、金枝槐、美人梅、车梁木、杜仲、元宝枫等多棵树苗。
民勤县林草局副局长姜莉玲表示,多年来,民勤依托国家“三北”工程等项目,结合社会公益治沙等形式,通过人工造林、工程固沙、围栏封育、退化林修复等措施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如今,青土湖、老虎口、龙王庙、西大河等昔日“飞沙走石”的大风沙口得到有效治理,探索出一条适合干旱荒漠区人沙和谐共生之路。(完)
文成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过去群山阻隔陷入“守着金山受穷”的困境,品质优良的东魁杨梅常因运输时效差而滞销。“以前走国道去温州要近3小时,杨梅颠簸后卖相差,收购价不到市场一半,每年约20%的鲜果烂在枝头。”朱大伯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