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8 11:53:17 | 浏览次数:4365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楚国使用的文字属于战国古文。”蒋鲁敬介绍,他正在整理的竹简2021年出土于王家咀墓地,是战国时期楚地流传的《诗经》。
有次在高尔达村,面对80岁的泽尔登爷爷听不懂专业术语“养老服务生存认证”,她灵机一动,蹲在泽尔登爷爷身边,举着手机里的证件照比划:“就像给羊打耳标,确认您好好的,国家才放心发‘养老草料’呀!” 爷爷听完哈哈大笑,爽快地配合完成了认证。这让她深切感受到: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不在会议室的汇报里,而在将“术语”化作“家常话”甚至“土话”的智慧里。
当天,以“炫舞京台·朝向未来”为主题的2025京台青年街舞交流活动在北京开幕。两岸百余名舞者齐聚一堂,带来各自拿手的嘻哈舞(Hip-Hop)、震感舞(Popping)、霹雳舞(Breaking)等舞种。
类似的变化,也出现在关键材料领域。2008年,美国生产了全球近一半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核心原料。如今,这一地位已被中国取代,市场份额占比超过90%。
甘蔗产业从制糖到蔗渣、糖蜜、滤泥、蔗叶等副产物的全链条循环利用,不断向高端化、绿色化延伸。2024/2025年榨季,广西蔗渣、糖蜜、滤泥利用率达100%,一根甘蔗实现“从头甜到尾”。
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应大力布局并开展战略性基础研究、需求牵引的基础研究和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在总研发经费中的比重,打造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多样化的格局,鼓励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积极投入基础研究。例如,上海市探索“基础研究特区”“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地方政府为科研人员提供充足的项目经费和项目周期,同时下放监管权责,营造适合基础研究的小环境,探索鼓励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的现实路径。建立基础研究政策定期评估机制,不断明确优化方向。在高水平的基础研究赋能下,我国定能产生更多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注入新动能。
未来,随着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持续释放、高水平开放的持续深化,中国也将以更主动的创新合作,为全球供应链注入韧性与活力,让“链接世界,共创未来”的愿景照进更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