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7 14:58:12 | 浏览次数:7738
中国在实现自身脱贫的同时,始终秉承开放精神,推进互帮互助、互惠互利,助力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抗击贫困。2023年5月,在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中国同乌兹别克斯坦在两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框架内增设减贫合作分委会,这是中国在政府层面对外建立的首个减贫合作分委会。近年来,中国多地举办以减贫与发展为主题的研修班,为更多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人士打开了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窗口,也为各国因地制宜探索本国减贫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搭建了交流平台。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在陕西西安的成功举办,是中国同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深化减贫合作、推动共同发展的又一生动实践。此次论坛还在陕西杨凌举办分论坛,200多名中外嘉宾对杨凌示范区种业创新节水技术等领域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围绕“共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共谋减贫发展合作”主题展开交流探讨,进一步拓展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在科技、教育、农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为什么这块石头会长‘花’?”“恐龙化石能带回家吗?”在矿博会的化石展区,孩子们的追问让工作人员应接不暇。这里是组委会与展商共同打造的“挖矿”体验区,将矿物化石知识融入体验式消费。
拧紧“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必须一手雷霆手段,一手长效施策。要严查严管,对违反新修订《条例》的行为,依规依纪依法及时警示、及时查处、及时治理,让每一项规定都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每一次问责都传递违纪必惩的清晰信号。要深化改革,以务实举措推动政府会计改革、国内公务接待服务社会化改革等改革任务落地见效,通过改革创新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长效机制。
“无论是本地企业还是外地企业,在这里参与招投标,要求都是一致的。”深圳中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田烈程谈起企业中标项目、位于浙江金华的东阳351国道改造项目时说,当地对招投标领域的限制和壁垒进行了清理,让外地企业切实感受到了公平公正、规范高效、阳光透明的营商环境。“民营经济促进法强化了公平竞争审查的刚性约束,为民营企业拓展市场空间提供了保障。”
北京5月20日电(记者 上官云)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揭开帷幕,即“看·见殷商”大展。
数字化车间、5G全连接工厂、未来工厂……作为国内铜加工龙头企业,金田铜业正在以“数智化”为支点,推动生产效率跃升。“我们连续三年每年都有100余项数字化智能化项目在推进,已实现关键设备联网率100%、关键设备数采覆盖率82%以上,产品成材率提升5%,劳动生产效率提升26%,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郑敦接受采访时介绍。
2024年,新疆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02亿人次,同比增长14%;游客总花费3595.42亿元,同比增长21%,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