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20 06:06:40 | 浏览次数:3960
从智能辅具、康复机器人、无障碍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到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被用于残疾人需求动态管理及服务优化,再到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赋能残疾人康复护理教育培训……在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陈功看来,科技赋能助残不仅关乎技术,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
“耕,有北斗旋耕机按照设计路线翻耕;种,有自动插秧机、精量播种机、撒播飞机精准作业;管,包括苗情、虫情、地情等,通过系统实时监测,无人机飞到田里施肥、打药;收,有采棉机、无人驾驶收割机……”韩波一一列举道。
新疆地域广袤,种植作物种类繁多,如今,不仅耕、种、管、收各环节实现机械化覆盖,在除粮食作物外的大宗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养殖、果蔬、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等多元领域,机械化生产加速发展。
携工程机械领域电动化场景解决方案参展的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超15%。“我们通过技术创新助客户解决电动化进程中的痛点。研发的新一代高压大功率高速电机和高压多合一集成控制器,已能满足工程机械在矿山、港口等环境需求。”汇川技术智慧工程机械总裁陶劲说。
说走就走。“行囊足足有38斤,内心是一腔热血。”1992年,李生程从府谷县出发,从东到西,历时108天,约走了1500公里,边走边拍……饿了就啃一口干粮,困了就敲开乡亲的家门,“老乡被我只身走长城的精神触动,对我多有照顾。”
博物馆旁的玉架山考古遗址公园,则通过场景复原等方式,生动再现了良渚先民的生活场景,打造出一个集文物保护、文化展示、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空间。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当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后,14亿多人口的文化需求成为博物馆发展的强劲动力,富起来、更自信的中国人必然要求更为丰富的精神生活。随着当今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更新迭代,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博物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力也在日益凸显:从过去博物馆门可罗雀到现在“一票难求”,从过去作为文化生活的一个选项到现在的不可或缺,博物馆被赋予新的使命和任务。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博物馆需要审时度势,守正创新,于变局中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