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4 12:29:22 | 浏览次数:1177
近些年的西周封国考古,既验证了文献所记载的诸侯封国,也有新发现补充了文献记载的空白。例如2017年在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发现的姚河塬遗址,是从未见于史册的神秘“获国”。遗址出土的甲骨文记载了当地统治者如何管理边境,如派人巡视,获国可谓周人防御西北戎狄的重要桥头堡。姚河塬遗址是目前已知的西周最西北的诸侯国所在地,学术界此前普遍认为西周中期已失去对西部边疆的控制,开始向东退守,获国的现世颠覆了这一共识。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强调,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劝和促谈,坚定不移,一以贯之。为此,中国和巴西最近联名发表了关于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强调遵守局势降温三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同时呼吁各方坚持对话谈判、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使用核武器、反对攻击核电站、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
“实际上就是‘打样’。”李瀚明认为,国泰开航证明了乌鲁木齐机场具备保障顶级航司的能力,会产生示范效应。国泰飞得好,其他国际顶级航司,以及东亚、东南亚的航司都会考虑跟进。除了证明机场的保障能力,也是新疆以此为契机,对外释放开放活力的强烈信号。
2002年,探源工程启动的那个时期,各地都邑性遗址都只是发现了高等级的墓葬,比如良渚、陶寺等都是如此。通过墓葬已经可以看出,那些遗址的社会等级分化已经非常明显,那么在活人居住的地方,应该也有相应的社会分化的证据,所以我们就把找城、找高等级建筑作为文明探源工程的重点。这在原来的考古中是薄弱环节。这样的话,我们终于在几个大遗址都找到了城址和高等级建筑,包括良渚、凌家滩等等。这表明高等级墓葬一定与高等级的建筑和城址是配套的,所以这个经验当然也用在了周原的考古中。
论坛以“丝路融通 携手共赢”为主题,邀请三国旅游领域专家就区域旅游政策协同、资源开发、目的地营销、产业联动等内容发表主旨演讲,并就“中斯马三国旅游合作展望”话题开展圆桌对话。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英国政府当地时间13日以“打击普京的战争机器”为由宣布50项新制裁,对象包括5家中国实体。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当天回应说,英国政府罔顾国内国际民意,不断火上浇油,不但没有反思自己的恶劣行径,反而罗织罪名制裁中国及其他国家企业,充分暴露了英方的虚伪嘴脸。中方敦促英方立即纠正错误,撤销对中国企业的制裁。
“一定要把文物保护好。”习近平主席曾这样叮嘱参与希瓦古城保护修复的中方人员。乌兹别克斯坦青年穆巴拉克看到中国专家修复希瓦古城的新闻后,主动回到故乡希瓦,担任中国工程师的翻译。他说,以前不懂希瓦的价值,一直待在大城市,竟对民族历史感到陌生。这次修复机会宝贵,自己要加入贡献力量。现在的希瓦古城熠熠生辉,不仅每年吸引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带来可观旅游收入,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了希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