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1 15:01:06 | 浏览次数:7406
2008年,10只朱鹮从陕西千里迢迢来到德清,在下渚湖湿地建立第一个南方种群。17年来,该地先后攻克饲养、繁育、野化等技术难关,如今朱鹮种群数量已达858只,成为全国最大朱鹮人工繁育基地。
系统研发团队成员之一、港中大工程学院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教授郭嘉威表示,这款香港研发的全柔性双臂内镜手术机器人系统可兼容不同商用内窥镜系统,方便应用于多个专科的内镜手术,未来预计可拓展到消化道、子宫、胆管疾病等其他需高精准度和低创伤性的治疗范畴。(完)
“2025年朱鹮孵化工作即将进入尾声。经历育雏阶段后,大概到6月底,人工孵化的小朱鹮便可以进入新的笼舍,迎来新生活。”浙江省朱鹮抢救保护基地高级工程师邱国强介绍,不久后,新一届朱鹮“毕业生”将进入野化训练,为回归自然做准备,进一步重建朱鹮南方种群。
“这几年,我们深挖红色资源、富硒资源,联合周边村成立了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千亩富硒水稻基地,扩大了群众就近就业渠道,打造了全国旅游重点村镇——富硒小镇,年均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00万元,让我们村的百姓托起了‘富硒碗’、吃上了‘旅游饭’。”刘连云说。
汪顺也拿到了个人项目金牌,他以绝对优势在主项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项目中折桂,成绩为1分56秒58。汪顺赛后说,巴黎奥运会后有一段时间没有进行系统训练,比赛中已竭尽所能,成绩与赛前目标接近,“和去年比,比赛时更加享受、从容。”
浙江省婺剧艺术研究院经常来上海演出,拥有很多粉丝和忠实观众,这场演出早早就售罄。评奖演员陈丽俐虽然演出前一晚就因身体不适被送去了医院,打着点滴登台演出。但舞台上却丝毫不减难度,观众的热情掌声和叫好声更是淹没了整个剧场。
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西宁市生态环境局和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政府在北山美丽园联合举办“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