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7 08:50:00 | 浏览次数:8958
南昌6月14日电 (记者 吴鹏泉)从大街小巷的早餐摊点到节庆展会的聚光灯下,中国江西、湖南、广西等多省份米粉产品热销。“嗦粉”经济也撬动流量杠杆,吸引不少游客专程打卡。
此外,市集还精心打造了一系列趣味横生的互动体验活动,通过沉浸式互动装置、创意文化衍生品及趣味集章等创新形式让民众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文化魅力,打造“可参与、可体验、可收藏”的文化消费新场景。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提供民间收藏文物(瓷器)公益鉴定服务,为收藏爱好者答疑解惑;上海观止矿晶博物馆带来趣味标准制作,吸引众多孩子亲手制作矿物标本;上海工业设计博物馆邀请民众DIY复古自行车模型、拼贴创意帆布袋、组装迷你扫把车和制作精巧八音盒,亲身感受中国制造的匠心传承;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带来《如此漫长·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的特别印章;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推出相片打印DIY冰箱贴制作,市民可将美好瞬间以创意方式留存。
黑龙江佳木斯6月14日电 (记者 姜辉)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黑龙江省非遗宣传展示活动14日在“华夏东极”黑龙江省抚远市启幕。中外游客现场听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欣赏鱼皮、桦树皮制品,感受非遗魅力。
但老人们对舞蹈的热爱丝毫未减,挤出时间见缝插针地排练。慢慢地,粟亚丽、龚丽妮从团队中脱颖而出,成为刘叔云的得力干将。55岁的粟亚丽擅长广场舞,61岁的龚丽妮精于民族舞、会唱黄梅戏等。在她们的带领下,这些老年姐妹从简单的舞步开始,慢慢打磨出一支支精彩的舞蹈。
他说,特区政府即将发表第二份数字资产政策宣言,阐述下一步的政策愿景和方向,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让传统金融服务的优势与数字资产领域的技术创新更好结合、提高数字资产在实体经济活动的安全性和灵活性,以及鼓励香港本地和国际企业探索数字资产技术的创新及应用。
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犹如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一路奔涌、浩荡向前,历经风雨绵延不绝,饱经沧桑历久弥新。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从总书记的谆谆话语中感受他对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以贯之的深厚情怀。
常年打球的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郑钦文夺冠前的这几年,网球运动在大众层面一直是向上走的态势,加入网球运动行列中的人不断增多。”张先生分析,这也许跟网球是隔网运动有关,因此在疫情期间受到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