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1 06:08:55 | 浏览次数:6782
“我是1957年在金门出生,在两岸成长,心情是很难三言两语讲清楚的。”新党主席吴成典在致辞中说,“我是地地道道的福建人。”在他看来,两岸融合发展,福建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王毅在会后同马茂共同会见记者时表示,此次外长会是2021年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机制建立以来,首次以线下方式在中国举办。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同太平洋岛国有着深厚历史渊源。25年前,习近平主席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推动中国和太平洋岛国合作,其中菌草项目已成为双方可持续发展合作的亮丽名片。这次会议在厦门举行,很有意义。
“有些地区出现了多个国际航空枢纽的格局。比如华南的广州、深圳,西南的成都、重庆、昆明,西北的西安、乌鲁木齐。但与成渝不同的是,西北地域辽阔,西安与乌鲁木齐距离非常远,两个枢纽生态位截然不同。”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致辞表示,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可以携手传承中华经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合作发展文化产业,以彼此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代创意,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走进人心、走得更远更深。
2025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正在进行,来自韩国、摩洛哥、罗马尼亚等国家的青年代表齐聚山东淄博展开对话,共叙与山东的缘分,在“孔孟之乡”邂逅跨越时空的人文浪漫。
会上,包括白烨、鲍坚、丛治辰等在内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先后发言,围绕“西海固文学的传承创新、本土化特征、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书写中的特殊意义及发展前景”“西海固作家群现象对繁荣新大众文艺、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的启示与意义”“文学的生态涵养与文学服务的基层效应”“以文化心:乡村振兴与人的现代化”等议题展开研讨。与会专家认为,从苦瘠之地到文学沃土,西海固作家群的壮大、西海固文学景观的形成,呈现出生生不息的新时代文学现场,诠释着新时代山乡巨变、乡村文化振兴的无限可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独具特色的文学实践。要以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大文学观来辨析认识西海固文学现象,从中提炼总结有益启示,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贡献。
参访团队员、(香港)华鲁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职员王鲁丹对记者表示,演出“相当震撼”,“我之前在内地读书,对临沂这座城市有一些了解,但是以这种生动有趣的形式学习、感受临沂的历史文化还是第一次。”王鲁丹说,她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名为《忠肝义胆》的篇章,讲述戍边战士保家卫国,“演员们通过刚烈的战舞,表达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国家的忠诚,令我非常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