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20 15:23:44 | 浏览次数:4729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近日,在聊城市临清市大辛庄街道高坊村的大型托管麦田现场,多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金黄的麦浪中往来穿梭。经过脱粒、筛选等工序,饱满的麦粒源源不断地流入储粮仓,秸秆则被粉碎还田。据了解,这些大型收割机每日可收割数百亩小麦,相较传统人工收割,效率提升了数十倍,极大地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缩短收割周期。
其次要让蜀道成为文明对话的鲜活载体。举办更多跨文化交流活动不仅有助于蜀道文化走向世界,还能为其保护传承引入新理念与资源,进一步推动蜀道文化在更广范围的保护与发展。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省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成立由25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27个专家组,分片包市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对各地水源调度抗旱播种、抗旱保苗等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地也积极采取行动,组织人员力量全面开展抗旱。
以系统性保护、数字化赋能、文旅融合与教育浸润为抓手,古老黄帝文化在小城山水间挥毫泼墨,书写着“活”在当下、“火”在未来的时代新篇。(完)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资深网球爱好者张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原来就不好预约的网球场,在郑钦文夺冠后,更不好约了。”他说:“我经常打球的球馆最早预约时间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点,但是现在到点就秒没,手一慢就显示预约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