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1 03:51:44 | 浏览次数:1972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参与木材生产是当地牧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修路、伐木、运材,玛可河林区生产场面热火朝天。“那时候我20岁出头,从山上往山下搬运木材装车赚钱,都是一米多粗的树。”今年58岁的居俄乐是班玛县班前村村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曾是一名运材工,“虽然靠搬运木材赚钱,但看到一棵棵被砍倒的树也心疼。”
从卖石头到卖风景,如今的余村竹海摇曳、茶园飘香,主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经济和生态旅游。原来在矿山工作的村民们开起了民宿、咖啡吧、生态农场。仅2024年,就吸引了122万名游客,带来6000多万元的旅游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2005年的8000多元,增长到7.4万元。
此外,世运会也是一些奥运项目的“回归港”,两者形成双向流动的动态平衡。比如空手道和霹雳舞分别正式亮相东京奥运会和巴黎奥运会,这两个项目在退出奥运舞台后继续活跃在世运会。
除了线下销售,线上也处处可见“五大百亿”的身影,清远市清远鸡行业协会会长李瑞清亲自下场直播带货,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鸡王李”。“我们的直播团队有约60人,每年单是电商的销售额就能达到2个亿。”他说。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资深网球爱好者张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原来就不好预约的网球场,在郑钦文夺冠后,更不好约了。”他说:“我经常打球的球馆最早预约时间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点,但是现在到点就秒没,手一慢就显示预约完毕。”
或许有人会疑问,蹦床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为何会出现在世运会赛场?奥运会体操项目设蹦床分项,但仅有男、女两个单人小项,世运会蹦床项目则设男、女双人同步以及单跳和双蹦床共六个小项。各具特色又相辅相成,从项目设置上,人们便可一窥世运会和奥运会的紧密关系。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