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07 23:05:49 | 浏览次数:0557
从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到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从《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到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在全球引起越来越多共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对全球环境治理的贡献得到广泛赞誉。
“运城素有中国北方百果园之称,年产水果600万吨,果品出口量常年占全省80%以上,运城海关每年要为企业出具各类出口检验检疫证书超万份。”运城海关关长许卫东介绍,“云签发”自助打印模式推行后,辖区企业足不出户就能申领证书,真正实现“零跑腿”,提升签证效率,压缩通关时间,为企业后续报关开辟了新的“绿色通道”。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资深网球爱好者张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原来就不好预约的网球场,在郑钦文夺冠后,更不好约了。”他说:“我经常打球的球馆最早预约时间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点,但是现在到点就秒没,手一慢就显示预约完毕。”
中国民法典规定,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司法实践中,惩罚性赔偿的赔偿金可以用于环境治理和修复,有助于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功能。
通过企业与农户合作的方式,冯康玲在思高村承包了200多亩茶园,在此基础上开办制茶厂,还以古琶茶传统制作技艺为亮点开设研学基地,目前每年接待逾千名研学青少年。冯康玲还义务向茶企、茶农开展种茶、制茶技术培训,至今已累计培训369个班次、29189人次。
经营机制上,林场创新推行了“管护承包+收益分成”模式。耿玉华介绍,5000亩盛果期红松林被划为11个职工管护小组,采塔、销售全流程统一管理,职工年均增收2万至5万元,实现“人护林、林富民”的良性循环。
小江镇沙寮村有40多年种桑养蚕历史,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村里与相关企业合作,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构建涵盖供种、指导生产、回收产品、生产销售蚕种等环节的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实现产业链无缝对接。该企业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免费提供技术,每个村都有驻点关注生产线,农户不用担心蚕茧销路,公司包回收、包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