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8 17:09:08 | 浏览次数:5755
中国量子科技产业正稳步向纵深挺进,量子计算有望突破当前AI模型训练的算力瓶颈,提升算法效率,人工智能也可反向赋能量子技术。
此次专项比赛围绕量子计算应用场景设立六大赛题,包括“基于量子计算的深度学习模型架构优化”“基于量子计算的大模型压缩”“基于量子计算的大模型任务调度策略”“应用于推荐系统中用户分类的量子聚类算法”“基于量子计算的可解释人工智能探索与应用”“应用于行业场景的量子+AI方法”。
5月份,我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2%,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10.9%,反映数实融合持续深化。与此同时,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应用推动智能化产品加快落地。同期,工业机器人制造、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2%和28.3%,反映“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具身智能等加快商业化进程。
“AI只是工具,教育才是灵魂。我们作为老师必须融思政、融前沿,塑造价值观,还要搭配实践,实现从传授知识到提升能力的转化。”正如吉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医术所说:“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可替代。决定世界未来的不是技术,而是技术背后的人。”
《华尔街日报》援引市场人士的分析称,关税、反关税和其他限制措施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拖累美国的进出口数据,贸易在美国经济中的整体作用可能会减弱。而这种情况以前只在新冠疫情初期和全球金融危机时出现过。
第四,激活“智库流量”,以智力支持提升经贸能级。中非经贸博览会是全球南方合作的大舞台,是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的新窗口。就如同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非经贸博览会亟需搭建国际政、商、学界共商发展大计的前沿平台,实现以智汇智、以智增流、以智提质,充分发挥智力资源对于形成人才库、增进经贸往来、推动政策协同的积极作用,从更高维度形成全球南方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国际公共产品,持续促进经贸合作向更高能级转化。
AI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存在感”越来越强。前不久,无论是在武汉举行的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还是在长春召开的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实践与创新论坛上,多位专家和来自高等院校的代表关注同样的话题:该如何处理AI与高等教育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排异反应”,让AI技术真正成为加速高等教育教学生态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