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6 23:26:33 | 浏览次数:8752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据介绍,这一次,不少展品是首次进京亮相,珍品、孤品、名品云集。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和铜鹰形铃,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的双面铜人像、兽面纹青铜胄、蝉纹青铜大刀等一众“明星”文物纷纷登场,一展纵览殷商超重量级文物“天团”。
贵阳5月21日电 (刘美伶)“贵州气候条件好,电力成本低,是发展算力服务的优势,希望在这方面有机会合作。”美国潮商总会执行会长、贵州省潮汕商会名誉会长、上市公司宏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在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中,廉洁文化始终是维系社会和谐秩序、塑造民族清白品格的重要基础。儒家倡导“克己奉公”,将廉洁作为理想人格的必备修养,诞生了包拯、海瑞等清廉典范,形成了“公生明,廉生威”的社会文化共识;道家以“少私寡欲”的人性观、“天道无亲”的宇宙观,描绘出人心清白、天地无私的理想世界图示;法家将“廉”视为决定国家存亡的“四维”之一,主张以“公法”遏制“私行”。由此可见,在“廉以修身,廉以治国”中,廉洁文化早已融入中华文明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精神基因,融贯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香港5月20日电 (记者 韩星童)国泰航空20日公布,4月乘客运载率超过86.4%,创下今年单月新高,其中香港往来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和美国达拉斯两条新航线深受欢迎。
雄安5月21日电 (赵丹媚 韩冰)中国铁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雄安指挥部21日消息,雄忻高铁雄安地下段1号隧道下穿白沟引河段最后一板拱顶于20日顺利浇注,标志着本项目隧道全部贯通。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强调,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劝和促谈,坚定不移,一以贯之。为此,中国和巴西最近联名发表了关于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强调遵守局势降温三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同时呼吁各方坚持对话谈判、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使用核武器、反对攻击核电站、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