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7 11:59:50 | 浏览次数:7504
长沙6月12日电 (记者 邓霞)中非“文化丝路心相通”文化产业经贸对接交流活动12日在湖南长沙启幕。活动以“搭建中非文化产业经贸交流合作之桥”为宗旨,与会嘉宾就文化产业合作、数字化转型、媒体融合、跨境电商等议题进行分享,探讨中非文化领域的交流和发展新机遇。
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 陈杭)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下称大会)将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大会期间,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下称机器人4S店)将正式亮相北京经开区。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与体育宣传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端智库骨干专家、广州体育学院教授曾文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体育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以体育赛事表演为杠杆,能撬动城市基建、旅游、文化等,激活体育消费热情,推动体育产业能级提升,而这个杠杆的原动力主要是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
“静安品牌之夜”11日晚在上海张园举行。马力表示,上海静安区“以文塑旅、以旅兴商”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卓有成效,为都市文旅商融合发展提供了鲜活的样板。
作为制度创新策源地和城市转型高地,浦东新区通过策划具有引领力的赛事平台,推动“旅游+”场景落地。今年首次举办的上海最佳旅游新场景大赛,以住宿、游乐、线路、美食、宣传等五大维度为切口,从170多个参赛案例中遴选出66个获奖项目及4位“最佳主理人”,构建起覆盖多样消费需求的文旅新图景。
打造空间无边界体验。打破“景点门票”限制,通过“核心文化街区—生活融合社区—生态延展景区”的圈层布局,将老城区非遗工坊、周边茶园步道、山水景点串联成网,游客在街巷漫步、民宿住宿、本地餐馆用餐的过程,是文化体验的自然延伸。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