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7 02:28:45 | 浏览次数:8166
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 吕少威)第十届“创客中国”北京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暨“创客北京2025”创新创业大赛新闻发布会12日在北京市朝阳区举行。记者从发布会获悉,大赛已启动报名,聚焦人工智能、医药健康、高端制造、新材料、绿色能源与低碳环保等七大领域,设置20个细分行业。
位于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以煤炭为原料,生产出聚烯烃产品。这些产品销售到下游,可用于生产一次性餐盒、医用注射器、汽车轮胎、保鲜膜、鞋子、衣服等上百种产品。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与体育宣传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端智库骨干专家、广州体育学院教授曾文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体育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以体育赛事表演为杠杆,能撬动城市基建、旅游、文化等,激活体育消费热情,推动体育产业能级提升,而这个杠杆的原动力主要是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
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会议开幕式上所言,中非肩并肩站在一起,全球南方发展振兴就更有希望,国际公平正义就更有保障。
习近平强调,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走在国际社会前列。今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成功举行,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迈入新时代。新形势下,中国—中亚合作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中国外贸“含金量”显著提升,体现产业配套和集成能力的装备制造业驱动出口升级,以新技术赋能的先进制造业依靠产品竞争力和产业链优势,有力支撑了中国外贸稳定增长。前5个月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6.22万亿元,增长9.2%,占出口总值的58.3%,对整体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73%,凸显了我国出口从“量增”转向“质优”的结构性转变。其中,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55.4%,表明智能制造受新兴市场追捧;电动汽车出口增长19%,持续领跑全球新能源市场;船舶出口增长18.9%,反映高端装备技术力;集成电路出口增长18.9%,我国在半导体产业链中游环节竞争力持续增强。同时,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1.5%,反向印证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之势,高品质正成为“中国制造”的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