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6 21:30:10 | 浏览次数:0775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这个端午假期,融合传统习俗与地方特色的活动营造出浓厚节日氛围。在黑龙江桦南,人们乘坐端午主题的蒸汽小火车,开启林区观光与民俗体验之旅。在重庆璧山区,水上端午派对吸引不少家庭参与,龙舟赛跑、抢粽子大战、水中投壶等游戏趣味十足。在云南香格里拉,一年一度的端午赛马会上,选手们身姿矫健表演传统马术,引发观众阵阵喝彩。在新疆阿勒泰,转场、叼羊等草原民俗活动火热进行,草原上过端午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本次活动以“体育+传统文化”的形式,打造集运动、娱乐、文化于一体的体育嘉年华。活动当天举办了五人制赛制的青少年足球项目友谊赛,分为U13和U15两个组别。中外足球少年在运动场上尽情拼搏、切磋球技,增加了深入沟通了解的机会,收获了跨越国界的友谊。
但随着税收征管能力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不断提高,企业实际税负正在逐步接近名义税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痛感会更明显,一些企业如果不能承担可能会选择停业,这不仅影响就业,更会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
时光流转,曾经的伐木声渐渐远去,锈迹斑斑的铁轨、闲置的老车站与林业设施,成了被遗忘的“遗迹”。建西人以林业文化为根基,开启林文旅融合新征程。建西镇镇长蔡华斌说,森林小火车串联起最具特色的区域,为老建筑活化与森林康养产业注入活力。
以2025年为例:夏至为6月21日,此后的第一个“庚日”为庚午日(6月30日),第二个“庚日”是庚辰日(7月10日),第三个“庚日”是庚寅日(7月20日),这就是入伏的第一天。初伏持续10天,为7月20日至7月29日。中伏起点为庚子日(7月30日),即初伏后的第一个庚日,至8月8日,共10天。立秋为8月7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庚戌日(8月9日),末伏即为8月9日至8月18日,持续10天。今年的三伏天总时长为30天,属于“短三伏”。
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