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5 13:56:13 | 浏览次数:9060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李万君再次挺身而出,带领团队勇挑重担。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改进,他们成功突破了转向架侧梁扭杆座不规则焊缝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总结出一套高效、科学的操作技法,为“复兴号”的如期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显然,一些地方的文旅部门已经盯上了这片“蓝海”,在一张票据上巧做文章——以“票根+”串起消费链的票根经济新模式悄然兴起,让“过路客”变成“过夜客”,从而点燃消费热情。在江西南昌,凭演唱会门票就能免费游览滕王阁等9家国有A级旅游景区;在江苏常州,歌迷和“跑友”们体验音乐节、马拉松的同时,还能参与当地的“一张票玩转一座城”活动,享受住宿、餐饮、文旅、服饰等门类超百家商家的专属优惠和福利;在广西南宁,歌迷游客能享受到景区景点、餐饮、商超、地铁公交等多达45条文旅体商的“宠粉”优惠。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这个“五一”假期,文艺演出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在满足大众假期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构筑起更多文旅消费新场景。
中国名义税负一直高于实际税负。所谓名义税负是指企业名义上该缴纳的税费。由于征管、企业对税法理解等原因,实际上企业不一定足额缴纳法律意义上的税费。
五一假期期间,大量港澳居民经港珠澳大桥“北上”旅游消费、探亲访友,感受内地节日氛围。据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统计,5月4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车辆首次超2.7万辆次,其中小客车达2.6万辆次,“港车北上”数量超过1.5万辆次,三项数据均突破口岸最高历史纪录。
此外,热门演出依然是本次假日的“顶流”担当。假日期间,上海共举办计660场营业性演出,服务观众约74万人次,同比增长25.91%,票房收入约1.63亿元,同比增长59.41%。其中举办每场万人规模大型演出14场,上海·静安戏剧节集中上演6大系列20部优秀剧目;西岸大剧院举办“爵士春天”音乐节;上海国际音乐村举办“超级芒果音乐节”;上海大剧院上演话剧《日出》;文化广场上演舞剧《赵氏孤儿》。其中,5月1日至5月3日,米哈游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举办“星铁LIVE”2025星穹铁道演唱会,三天吸引全国各地近3万名同款游戏玩家来沪“打卡”,不少观众还相约散场后在上海吃饭、逛街,交流游戏,人均在沪消费3000元以上。热门演出前后的“粉丝踩点”和“余兴社交”等新消费现象愈发形成趋势。(完)
假期里,还有不少商业综合体焕新升级,吸引了大量游客。山东淄博就将原张店区文化局旧址改造为文商旅综合体,打造集非遗工坊、老字号餐饮和文创零售于一体的沉浸式消费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