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0 05:58:29 | 浏览次数:2997
“我们要把好故事讲给世界听。”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院长、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何小青当日介绍,中国电影日益彰显的世界影响力,正召唤着无限可能。“依托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的地域、政策、平台优势,我们在对百余位归国影人进行调研后,经过周密筹划,正式提出‘上海归国影人培育基地’建设规划。”
上海6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在中国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首届“申活集”文物文创巡回市集14日走进上海杨浦区大学路街区,瑰宝荟萃的文博场馆遇上创新街区,集结了上海代表性文博机构、文创品牌,为市民游客构建“文化消费+技艺传承+科技交互”的城市文化体验空间。
本次活动聚焦“青年传承人培养、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科技赋能、非遗保护”等内容,通过“乐舞非遗·戏趣千年、数字非遗·智启未来、舌尖非遗·时代传承、遗珍市集·匠造万象、指尖非遗·中俄艺展、非遗东极行、云上非遗”等形式,多形式、多角度展示黑龙江省在非遗传承、保护、发展上的新场景、新模式、新理念。(完)
2015年,何世良率领团队为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创作《六国大封相》砖雕影壁。他讲述,这件作品采用近万块青砖,先在地面构图雕刻60多个古装人物和粤剧舞台场景,然后拆解运输至现场拼装。这座砖雕的人物栩栩如生、场景生动活泼,荣获了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赛事还吸引了29名台湾同胞组团参赛。“能和来自不同地方的跑者一同在贵阳奔跑,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是一次难得且美妙的体验,内心充满了兴奋与喜悦。”首次参加贵阳马拉松的台湾同胞阮耀昌说,“这次参赛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挑战,更是一次心灵上的享受,对贵阳这座城市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喜爱,期待有机会能再次参加贵阳马拉松。”
6月13日至6月15日,包括竹编、绳结等在内的4场沉浸式手作体验将于塑三文创园内持续进行,通过“技艺讲解+亲手制作”的模式,让参与者从“旁观者”变为“传承者”,在指尖实践中体悟匠人精神与文化智慧。
游盈隆表示,赖清德上任第一个月,只获不到半数台湾民众的支持,赖清德社会支持基础的流失是全面性的,不同程度的。游盈隆指出,根据相关经验证据,近一个月赖清德社会支持基础的流失主要原因至少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