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4 06:24:01 | 浏览次数:3018
王毅代表中国政府向非洲使节们致以节日祝贺,表示中国同非洲是并肩战斗、命运与共的好兄弟。长期以来,中非人民在追求独立解放、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中相互支持,在探索发展道路、实现民族振兴的征程中相互帮助,结下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深厚情谊,书写了一段段传唱至今的友好佳话。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主席先后5次访问非洲,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正确义利观和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将中国同所有非洲国家的双边关系都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中非关系整体定位也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非关系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回望过去,中非友好之所以能薪火相传、历久弥坚,关键在于我们坚持平等相待,坚持互利共赢,坚持公道正义。面向未来,中方将坚定不移地把加强同非洲国家团结合作作为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继续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相互支持,为非洲人民做更多好事,办更多实事,当非洲国家最真诚的朋友,做非洲国家最可靠的伙伴。
——前三届博览会吸引超3000家中东欧企业、1万余种中东欧商品参展,促成中东欧商品交易近30亿美元、双向投资签约500多亿美元
冯慧兰:绿色丝路方面,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拥有先进技术,例如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等多种可再生能源,以及电动汽车技术。我们已经看到中国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大量投资。在不久的将来,绿色丝路建设应当包括更多的相关投资,特别是更多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印尼在内,东盟国家需要从化石能源过渡到更清洁的能源,并推动交通工具的电动化,我认为中国的技术应该并且有望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意中商业发展论坛主席伊万·卡蒂洛(Ivan Cardillo)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意大利企业在中国西部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科技和农业领域,未来有望向医疗和人工智能等行业拓展。“意大利有许多中小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能够弥补其在研发方面的不足,推动企业的全球化发展。”他分析称,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意大利企业不仅能助力中国市场的发展,还能为欧洲乃至全球市场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文化中国,气象万千;文明之花,神州绽放。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金名片。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向世人展示了全面真实立体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文化产业具有带动和辐射作用。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火爆,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圈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彩。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贵州的台江“村BA”、榕江“村超”,群众做主创、群众当主角、群众来主推,成就了一台民族文化的盛宴和精神文明的大餐。先进典型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鲜活教材。从“时代楷模”“中国好人”“最美人物”大量涌现,到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改进创新,不断推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
拉马福萨指出,南非始终将美国视为“强大的投资和贸易伙伴”,两国经济联系紧密,此访旨在为进一步经济合作奠定基础,同时回应两国关系中近期出现的“挑战与误解”。
十二届四川省委科技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有多个重要议题,包括“学习中央科技委员会有关会议精神”“审议《省委科技委员会工作规则》等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