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1 22:10:06 | 浏览次数:6949
此次“路易号”项目成功落地是静安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此次“路易号”从接触项目到建造完成,从构想变成现实,只用了约3个月的时间。静安区方面介绍,该区建立了“市区双牵头”工作机制,本着“不破法规破常规”的原则,快速完成各项对接。据悉,今年以来,在静安区已成功举办超百场主题活动,吸引市民游客数量超2000万人次,创造经济贡献143亿元。(完)
甘肃兰州6月30日电(李柏涛 丁思)“甘肃是一片充满机遇、独具魅力、前景广阔的发展福地!”30日下午,“台商陇上行——全国台企联助力甘肃高质量发展推介会”在兰州启幕,兰州市台商协会会长丁启民向300余位与会台商代表推介甘肃时,如是盛赞这片土地。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6月30日电 据中国海警局微信公众号消息,6月30日,中国海警位中国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开展执法巡查。6月以来,中国海警持续加强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执法巡查,依法依规开展跟踪监视、喊话警告、拦阻驱离,进一步强化有关海域管控力度,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相传,北川是大禹诞生地,拥有各类遗迹遗存30余个,更有李白、颜真卿所书“禹穴”题刻和扬雄“石纽”题刻,获评“大禹文化之乡”。为持续推动大禹文化传承与创新,北川还与浙江绍兴、安徽蚌埠、山东禹城等禹迹地缔结联盟,发布了《北川宣言》;对石纽、禹王庙等文化遗迹“建档守护”,打造“羌族记忆数据库”,数字化大禹文化内容;加大“破次元”传播大禹文化力度,发布了“少年禹”超级IP,制作原创动漫《少年禹传奇》,并通过IP授权,开发出文具、民族服装等大禹系列产品100余款,年产值超2000万元。(完)
活动现场通过视频短片回顾了“副中心有我”文明风尚培育工作成效,并首次发布了“通州榜样”版城市文明宣传片《副中心因我而美》,通过“通州榜样”亲身示范十大文明行动,共同解读城市文明密码。“副中心好市民”代表现场宣读《文明有礼“通十条”倡议》,向全体市民发出加入“文明同行者”队伍的热切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