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4 11:34:01 | 浏览次数:5840
有了科技“好帮手”,种植大户才能“忙里偷闲”。葡萄园里,水肥一体化实现精准滴灌;水稻和小麦田里,用上了旋耕机、插秧机、无人机等设备,从育秧、插秧到植保、收获,全程机械化,大大节约了人力和时间。
近日,湖北省布局的全国最大碳化硅晶圆厂投产,其首片6英寸碳化硅晶圆在光谷科学岛下线,填补了当地高端碳化硅器件制造空白。这一科技创新成果,正是对相关行业在科技领域激发活力、提质增效的生动注解。此外,我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核聚变等领域皆实现了技术突破,通过加速产业化重构国际科技竞争格局。这些关键技术,其价值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本身,还在于印证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高度协同的战略意义,为中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协同发展提供了示范效应,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产业升级动能不足等问题提供新型路径。
祁连雪山脚下,蒙古族长调悠扬。近日,2025年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雪域“村BA”球王争霸赛正火热进行。开幕式上,肃北乌兰牧骑演员巴依斯力扣身着鲜艳的蒙古族服饰,将蒙古族舞蹈的大开大合和篮球结合,演绎了一段充满力量的“篮球舞”。
2025年,人工智能与传统农业的融合进一步加速,算法搭建起的农业“大脑”被越来越多种植户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在湖南长沙的这个“智慧农场”,科研团队研发了遥感长势诊断、变量追肥动态调整等多个算法与技术,结合自研作物模型,可通过无人机进行平米级变量施肥,做到哪儿缺补哪儿、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
围绕种业产业发展人才需求,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东表示,该市推动企业、科研院所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国内知名农业高校院所合作,引进主要农作物、蔬菜种苗、畜禽良种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同时,鼓励种业科技创新带头人牵头组建育种创新联合体,加强育种攻关;加快实施种业“揭榜挂帅”项目,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持续提升种业人才科技创新能力。
周光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无党派人士,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长期致力于刑法学研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近日,记者对周光权进行了专访。
此次搭载的两个模块,是星地量子直接通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由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教授龙桂鲁的量子直接通信团队自主研发。是团队历时三年攻关的原创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