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3 22:22:41 | 浏览次数:0176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省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成立由25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27个专家组,分片包市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对各地水源调度抗旱播种、抗旱保苗等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地也积极采取行动,组织人员力量全面开展抗旱。
产业更强了——832个脱贫县均培育形成了2—3个主导产业,去年总产值超过1.7万亿元,近3/4的脱贫人口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
“这条线路不仅展示了郑州航空港区的产业发展成果,更是一堂生动的科技教育课。”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科创游线路的打造旨在通过“旅游+教育+科技”的融合模式,为青少年提供了解前沿科技的平台,同时展示区域在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的集群优势。
乡村建设亮点纷呈。截至2024年,重庆全市行政村通硬化路达100%,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100%,自来水普及率超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7.8%,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100%的行政村和99%以上的自然村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75%。重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连续5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奖励次数全国第一。
对西北城市来说,机场的作用尤为重要。西北不沿海,也没有内河航运。依托铁路和机场打造枢纽,形成开放门户,无论对区域还是全国而言,都具有经济与战略的双重意义。
2024年,西安机场旅客吞吐量4703.04万人次,排名全国第11位;乌鲁木齐机场旅客吞吐量2776.57万人次,排名全国第18位。西安去年GDP为13317.78亿元,排名全国第21位;乌鲁木齐去年GDP仅为4502.16亿元,排名全国第7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