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7 00:01:30 | 浏览次数:2294
当下,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逛博物馆已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生活方式。走进博物馆的观众中,“Z世代”年轻人不在少数。以河南博物院为例,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共接待观众3.73万余人次,其中18至35岁人群占比最大,达到59%;由于恰逢儿童节,18岁以下的观众数量大幅增长,达到全部观众的14%,较2024年同期增长7%。
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隐私保护、数字鸿沟等隐忧,对治理规则的挑战愈加明显。会议期间,多位与会者认为,面对挑战,人类需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标准和有效的全球治理框架。
杭州6月8日电(钱晨菲)近日,“侨青药创π·对话新生代掌门人”活动在位于浙江杭州的浙大城市学院举行。该活动由杭州市侨联主办,浙大城市学院党委统战部、侨联、商学院承办,杭州市侨联青委会、知名高校校友联盟协办。
据悉,《在人间》此番正式亮相第24届翠贝卡影视节官方展映单元特别呈现,剧集导演徐添、主演赵丽颖、尹昉出席红毯。在展映现场,与会嘉宾共同观看了剧集的第1、2集及长片花,并与主创展开交流。
6月1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陈政高同志多位亲友处获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部长、党组书记陈政高同志,因病于2024年6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办好思政课,当前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也是引领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锐利思想武器。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只有坚持用科学理论精心引导和栽培,才能做到心明眼亮,树立正确价值观和远大理想。要紧密结合青少年的思想实际,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体现到教学内容中,使之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拨动学生心弦,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实现育人效果。要注重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深刻揭示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在分析回答现实问题、回应社会热点中展现其真理性和说服力。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系统提炼总结各学科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并运用和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以自主知识体系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
夕阳西下,采菱人的菱桶在池中荡起层层涟漪。南湖红菱的采摘之旅将持续至10月,不断拉长的菱角“丰收脉络”,见证着传统农业的蜕变与新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