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1 16:27:41 | 浏览次数:8190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202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尽管中国并未采取集中清缴清欠税收等行动,但随着税收大数据广泛应用,网状、系统性税收风险分析取代了此前个人经验点对点分析,税收征管力度事实上在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在不断提高。以前企业偷漏税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但近些年通过税收大数据,税务部门会收到企业风险提示,并跟企业确认,不少企业需要依法补缴税款。
“在台山生活时,每次胃口不佳,家人会煲酸梅粥给我吃。上次回国到香港探亲,见到深水埗一家茶餐厅将台山酸梅粥作为特色甜点供应堂食,当时就忍不住吃了一碗。”现居美国纽约的台山乡亲黄女士说,对于她而言,这不仅是味蕾上的记忆,更是在他乡能慰藉乡愁的一道乡味。
自4月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推广以来,不少外国人组团飞到中国代购,不仅是食品、服饰、特色工艺品,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也受到外国游客欢迎,“中国制造”也上了外国人的“代购清单”。
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面对国家新的战略,如何进一步激活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内生动力,也是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重点内容。当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贡献了我国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以上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90%以上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以来,从生成式AI到智能机器人,再到民用航空、量子信息等多个领域,民企的科技创新,出现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