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02 20:55:52 | 浏览次数:1131
多年来,无论在中央还是在地方工作,习近平都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发展。他在考察调研期间常常走进不同类型的博物馆,留下许多生动故事。
北京5月19日电(张钰惠)近期,一些基层干部为宣传地方文旅在短视频平台“争奇斗艳”,其中不乏发布一些猎奇短视频,如水中“出浴”、组团“出道”等,引发舆论热议。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与体育宣传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端智库骨干专家、广州体育学院教授曾文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体育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以体育赛事表演为杠杆,能撬动城市基建、旅游、文化等,激活体育消费热情,推动体育产业能级提升,而这个杠杆的原动力主要是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
什么样的地方能一年吸引14亿人次前来“打卡”?答案是博物馆。相信很多人都是其中的一员。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承载的是历史记忆,传承的是绵长文脉。大家发现,现在很多博物馆都在不断推陈出新想办法,在“科技”与“创新”这两个关键词上做文章,让珍贵的文物“活”起来。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我们就跟随着总书记的文化足迹,看看新时代的博物馆有哪些奇妙之“变”。
在娄底经开区,AI技术正深度融入钢铁生产的“毛细血管”。依托智能化模型,涟钢重点攻坚烧结机料面异常识别、焦罐挂钩识别等9大视觉检测场景,推动AI在原料检测、设备运维等环节规模化应用。谭新透露,AI质检系统缺陷识别率已达99.5%,设备故障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8%以上。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我们的栀香扎肉、栀果轻茶销量都很不错。”上述公司负责人陈玲自2019年返乡创业,对栀子花进行产品挖掘和产业设计,重点打造栀子花“颜值经济”,带动220户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