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8 20:24:17 | 浏览次数:0633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贵州剑河6月18日电 (记者 周燕玲)第五届国际地球生物学大会野外考察暨剑河“金钉子”(寒武系乌溜阶)现场研讨会18日在贵州剑河举行,中国第11颗“金钉子”永久标志在会议期间正式钉入,标志着寒武系苗岭统和乌溜阶全球层型剖面具有全球唯一性和不可代替性,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据了解,自2007年首届南亚国家商品展创办以来,中国与南亚国家贸易额增长2.7倍,接近2000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制造的手机、家电等产品走进南亚千家万户,而印度的珠宝、斯里兰卡的茶叶和香料、巴基斯坦的纺织品等南亚特色商品也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双边贸易日益活跃。
2022年一家企业研发出一款加入辐射制冷材料的新型面料,这种面料可以通过接触到的人体皮肤向周围辐射热量,从而降低面料自身的温度。
“以卫星互联网建设为主的太空基础设施正在加速6G时代到来。通俗来说,如果把5G比喻成‘地面高速公路’,6G就是‘空天地一体网络’,通过卫星、无人机、地面基站协同,让沙漠、海洋、太空都能高速联网,提供无处不在的泛在智能网络。卫星面向大众消费的元年已经开启,手机直连卫星为大众市场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张世杰说。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何代欣认为,少数地区政策实施进度较快,跟当地消费结构和消费者积极性有关。“这也说明市场对‘国补’的需求旺盛,政策激发了消费活力。”
当科技赋能文化表达,中国故事更添魅力,激活无限想象。在第二十一届文博会现场,弹琴、跳舞、下棋的机器人随处可见,频频成为焦点。日本大阪世博会上,“AI孙悟空”借助讯飞星火大模型实现中、日、英三语互动,化身中国馆的“智慧代言人”。这些科技赋能的创新呈现,搭建起跨越文化藩篱的桥梁,让海外观众得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亲近中国文化,悄然激发跨文化的理解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