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9 02:38:27 | 浏览次数:1610
5月26日至30日,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新闻界采编骨干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浙江行活动成功举办,全国各地资深记者编辑近40人参加。记者随采访团赴杭州、金华两市多个县(市、区)实地调研采访,大家一起乘汽车、坐轮船、走山路,下社区、进工厂、入村庄,用脚丈量、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笔记录浙江大地的美丽图景,近距离感受浙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者、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担当勇为,从人间天堂杭州“六小龙”的爆火出圈到“浙江之心”金华的“繁花绽放”,从大下姜村联建联兴联享的共富图景到“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的“买全球卖全球”,从良渚古城遗址的“数字未来”到走红海外的中国婺剧,从金华飘萍教育基地的红色新闻文化到义乌市融媒体中心的系统性变革……“浙”里经济的创新活力、“浙”里文脉的传承发展、“浙”里乡村的美丽蝶变,令人目不暇接、印象深刻,一幅用生动实践书写的美丽画卷铺展在浙江大地上。
中国墨子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在致辞中说,此次鲁班文化交流主题活动对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希望各方聚焦深化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共同推动鲁班文化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铸就新的光辉业绩。
2013年,早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对新疆的定位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定位则为: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与体育宣传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端智库骨干专家、广州体育学院教授曾文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体育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以体育赛事表演为杠杆,能撬动城市基建、旅游、文化等,激活体育消费热情,推动体育产业能级提升,而这个杠杆的原动力主要是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
现场,来自低空经济、机器人、智能交通、生物医疗、量子科技等多领域“四川造”产品亮相。不少在川科技型企业展现出强劲“出海”之势,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为其布局“出海”的重要区域。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民营经济迸发创新动力。2024年,浙江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7.4%,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等5张系列榜单中,浙江的入围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香港浸会大学金融及信息管理专业学生袁慧诗表示,此行让她深刻体会到国家在全球舞台上实现合作共赢的巨大潜力。她认为,外交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跨文化交流与实际行动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