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9:05:43 | 浏览次数:1775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8月3日,郑钦文夺得2024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实现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也点燃了民众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情,网球热度随之大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体育明星与体育经济会形成正向反馈:体育明星的示范效应会提振相关体育产业、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来,大众的广泛参与则会成为“未来明星运动员”诞生的基石。
参与劳动实践,体验双手创造的快乐。在云南曲靖,一堂插秧实践课,让小学生们在郊外的农田里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在新疆昌吉,学生们走进小麦博物馆,了解一粒麦子从播种、生长到丰收的过程,亲手推一推石磨,在研学之旅中收获更多农耕知识。
2024年,西安机场旅客吞吐量4703.04万人次,排名全国第11位;乌鲁木齐机场旅客吞吐量2776.57万人次,排名全国第18位。西安去年GDP为13317.78亿元,排名全国第21位;乌鲁木齐去年GDP仅为4502.16亿元,排名全国第74位。
李建亮表示,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上,要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特色,“例如我们结合华池县当地小米、锅巴等特产,推出供游客体验的特色红军餐、忆苦思甜饭;我们结合当地特色种植的情况,推出了能让游客体验农事的农耕文化亲子体验园区。这些举措带动当地农户、商户增加收入,也成为我们日后做同类开发的宝贵经验。”
社会是大课堂,是少年儿童成长的土壤。社会教育是育人全链条的重要一环,全社会都有责任参与到培育未来、创造未来的工作中,为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文化有养心志、育情操、涵养精神气质的作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最深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有效开发配置好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资源,让“国风”、“国潮”浸润广大少年儿童,使他们从小懂得“何以中国”,让中华文脉融入精神血脉,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精神文化产品的健康与否关系着孩子们的“精神空间”和“心理空间”,对孩子们的成长影响深远。要提供更多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新媒介传播形式、有引领力和吸引力的书刊、音乐、影视、文化活动等,更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少年儿童身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的时代,需要帮助和引导他们更好辨识网络上的各种圈层、潮流现象,抵御不良信息和非法侵害,培育数字素养。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要协同发力,既防止和打击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网络言行,又加大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数字产品供给,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要撑起健康守护伞,持续完善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加强心理咨询、教育、治疗等服务,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
在孩子们心中,习近平总书记是和蔼可亲的习爷爷。到乡村小学考察,他俯身跟学生们亲切互动,温暖的大手一次次握住孩子的小手;同冰球小将“撞肩”互动,他笑着鼓励小伙子“块头要再长大一点”;和小学生一起植树,他手把手教他们怎么拎水桶、拿铁锹、培土围堰;他给孩子们讲过“思政课”,希望大家像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这一幕幕场景,把习爷爷温暖的爱铭刻在孩子们的心里。
不仅有沉浸式感受“龙舟+”多元化场景的乐趣,还有新式龙舟手办成为了端午爆款。头顶着粽子的萌趣醒狮坐在龙舟上,手里握着带着“飚”字的船桨,好像正在全力赛龙舟。这个不到10厘米的小手办,一经发售就让游客们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