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4 19:16:40 | 浏览次数:9809
中国煤矿文工团成立于1947年东北解放区,是国家级艺术院团中历史最悠久的单位之一。2005年,加挂了“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的牌子。2018年9月,转隶到文化和旅游部。
6月13日9时,国家防总针对广西、福建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派出两个工作组分赴广西、福建协助指导;新增针对河北、内蒙古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并继续维持针对河南、山东的抗旱四级应急响应,两个工作组正在两省协助指导。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在四川民族地区的基层治理中,模式创新源于对民族习俗和文化的尊重。这不仅仅体现在“石榴籽”调解模式中,“德古”作为彝族传统纠纷调解者,在村寨治理中也发挥着独特作用。在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德古工作法”是一种常见的融合彝族传统调解方式与现代法治精神的基层治理模式。例如,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茗新村创新采用“德古工作法+亲情工作法+积分超市管理”模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何香凝美术馆馆长蔡显良表示,美术馆一直致力于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从何香凝先生的艺术精神,到传统艺术的深耕,再到女性艺术与儿童美育的探索,一直在实践用艺术搭建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成人与孩童的桥梁。今天这场展览,正是一次特别温暖的尝试。希望通过“绘本奶奶”蔡皋老师的作品,让艺术成为孩子们眼中的星光,也成为大朋友们心中的故乡。
成都6月22日电(单鹏)近日,在四川省泸州市的一个偏远山村,一场复杂的纠纷顺利在村委会得以调解。这是泸州市叙永县“石榴籽”调解模式的又一次成功实践。长期以来,受发展不均衡、语言文化习俗差异等因素影响,民族散居地区矛盾纠纷往往易发难调。为化解这一难题,当地探索出“石榴籽”调解模式,推动纠纷快速有效化解。
西安6月21日电 (梅镱泷 张桐若)近日,在西安培华学院教学楼内,一堂别开生面的“浸润式”戏曲鉴赏课正在进行。“课堂上体验了穿戏服、戴胡须等内容,老师还手把手教了许多戏台上表演的动作,加深了我对戏曲的了解。”学生贾少锋表示,作为年轻人应该多去接触这些知识,以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