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7 13:33:43 | 浏览次数:0249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夏农在致辞中表示,钒钛产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机遇与挑战并存。钒钛产业的加快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当前有些钒钛企业存在“重开发、轻升级”的结构性问题,企业对资源获取兴致勃发、高度关注,而对构建价值共创模式重视、投入、探索不够;另一方面,当前钒钛产业存在“投资过热、增长过快、供求失配、阶段性过剩”等问题。与此同时也面临诸多机遇,国家钒钛产业联盟正在落实工信部等部委有关要求,调研全国钒钛产业发展情况,并积极配合推动相关地区联合打造国家级钒钛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这将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第二,议程设置失灵。新任领导刚上任,却没有提出让民众有感的重大改革行动,欠缺议程设置能力,迄未展现其领导能力,无法主导政治议程,反而任由蓝白“在野”党主导议题引领风潮。
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
李强指出,近年来,中新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展现出很强的活力和韧性。中方愿同新方继续用好用足双边合作机制,落实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进一步做大做强旗舰合作项目,扩大双向贸易投资规模,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海洋能等领域打造更多合作亮点,积极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双方要办好庆祝建交35周年系列活动,用好互免签证“红利”,加强教育、文化、旅游、媒体等领域交流,持续打牢两国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础。中新同为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受益者和捍卫者,要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中方愿同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盟国家一道,推动如期签署并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升级议定书,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在“天主教中西文化融合起源地”讲者沙龙活动上,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特聘教授徐以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汇区徐家汇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李天纲,徐汇区图书馆(土山湾博物馆)馆长房芸芳,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研究馆员徐锦华四位学者,从不同视角探讨了中西方文化在以徐汇、嘉定为代表的天主教文化场域下深度融合的历史进程,以及上海天主教先驱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当天,福建省海外归国人员互助发展协会理事长兼执行会长、福建省引进海外人才归国服务基地主任邢星,泉州留联副会长、海归E谷留创园董事长陈超新分享了各自“双向赋能”的创新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