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16 02:28:23 | 浏览次数:0067
今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作为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上海不仅见证了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更始终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并推动全球电影文化的发展。创办七年来,“一带一路”电影周始终致力于“引进来”和“走出去”,不仅助力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更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桥梁,其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上海科技影都重大项目发布环节,“上海·国家科幻产业园”“华策长三角海外短剧制作中心”“启名影视科技创新基地”三大重点项目集中亮相。这些项目围绕科幻生态建设、短剧出海和综艺内容生产中心三大方向展开布局,标志着上海科技影都建设进入多点开花、全面提速的新阶段。
本届电影周特别策划8场映后主创见面会,部分场次开票当日即告售罄,足见影迷热情。而由观众投票选出的“最受观众喜爱影片”及“优选观众喜爱影片”两项荣誉,将在6月20日“魅力浦东之夜”活动上揭晓。此外,影展精选5部影片在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五城同步展映,让长三角观众就近感受上海国际电影节魅力,体验丝路沿线风土人情。
据悉,此次“橙柿派对·艺趣开FUN集”是杨浦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一次重要实践。未来,杨浦区将持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为民众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文化休闲体验,助力打造活力迸发的文旅融合新范式。(完)
该中心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北京朝阳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及天津市河东区政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办公室合作共建,采用“政府支持、协会主导、政企协作、市场运作”模式,建设文化资源对接转化、科技数字创意创新、文化创投金融服务、津派文化传播推广、数创文化智库指导等五大平台,旨在链接三地优质资源,打造海河东岸文化产业创新高地,为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与津派文化传承探索实践路径和创新模式。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除了东单菜市场,位于前门西大街、距离天安门广场约2公里的和平门菜市场也同样充满浓浓的烟火气息,正值芒种时节,菜市场里更增添了一份夏日的繁忙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