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11 04:51:59 | 浏览次数:1900
昌平区坐拥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两处世界文化遗产,通过明文化论坛的成功实践,生动诠释了文化遗产在保护中活化利用、在传承中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2025明文化论坛的举办,是系统梳理阐释明代文明、深入践行“守正创新”理念的生动实践,昌平区将以此次论坛为重要契机,持续深化明文化研究阐释与活化利用,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加速文博旅融合重点项目落地,深入挖掘明文化资源禀赋,努力打造全球明文化研究交流高地。(完)
天津6月13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13日从天津海关获悉,在天津新港海关监管下,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首批海运进境物资在天津口岸通关后,12日顺利运抵国家会展中心(天津)N31展厅并开始进场布展。
近日举行的永乐2025春季拍卖会上,一款高131厘米、标注为“全球唯一”的初代藏品级薄荷色LABUBU以108万元(人民币,下同)的高价完成竞拍;同场拍卖中,还有一款全球限量15版的棕色LABUBU以82万元成交。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肩负着“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文本起草的重任。他带着一本厚厚的《中国古城墙遗址》文本第一稿来到现场,面对“城墙为何能申遗”的质疑,贺云翱坦言,自己带领团队历时五年,调研全国50处古城墙,从中华文明特质中找到了答案:城墙是中华礼制文明与古代国家治理体系的物化象征,贯穿6000余年文明史。
本次展览展出了多幅描绘历史经典高士故事的作品,有描绘孔子使弟子向长沮、桀溺两位高士询问渡口典故“子路问津”的“明吴伟墨笔孔子问路图”,有描绘汉初“商山四皓”故事中使臣迎请四皓一节的“清王树榖设色商山四皓图轴”,还有描绘庞德公表达只愿安贫乐道,无意仕途的“明戴进设色聘贤图”。
太原6月14日电 (刘小红)近日,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太原市)被文化和旅游部正式确定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集中展示太原市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成果,6月13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太原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暨“锦绣太原·活力非遗”集市在太原举行。
香港6月13日电 (记者 戴小橦)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简称“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13日在香港出席一场财经峰会时表示,香港证监会将采取“一面强盾”和“三发利箭”的策略,确保香港市场在资本市场波动背景下保持坚韧,同时发挥香港独特优势,把握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