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07 17:30:35 | 浏览次数:7825
二是做文明交流的践行者。加强交流互鉴,通过文明对话汲取破解全球难题的智慧,拓宽世界现代化的道路。中国积极考虑承办2028年联合国文明联盟全球论坛,将继续支持文明古国论坛等机制发挥作用,为全球文明对话打造更好平台。
不久前,最大载箱量达11552标箱的“地中海弗罗拉”轮靠泊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这已经是青岛港在一个月之内开通的第三条全新航线。依托智慧化服务平台,进口提箱业务办理时间从原先的4小时缩短到20分钟。
陕西杨凌6月9日电 (阿琳娜 王学锋)“元狩三年秋……遣谒者劝有水灾郡种宿麦。”“大中祥符八年八月……诏京兆、河中府、陕、同、华、虢等州贷贫民麦种。”“洪武六年六月壬午,盱眙献瑞麦,荐宗庙。”……这些散落于史料中的“麦之墨痕”,不仅记录着麦的荣枯与收获,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与土地血脉相连的“生存密码”。那么,历代文献中有关麦作的内容有什么?它们又是怎样折射出中华农耕文明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8月3日,郑钦文夺得2024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实现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也点燃了民众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情,网球热度随之大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体育明星与体育经济会形成正向反馈:体育明星的示范效应会提振相关体育产业、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来,大众的广泛参与则会成为“未来明星运动员”诞生的基石。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9日对外公布。分析认为,这份重磅文件直面民之所切,在“温度”和“质感”上均有提升。
据介绍,“刘三姐”是享誉海内外的一大特色文化品牌。刘三姐从民间传说形态走向社会文化形态,已成为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本次展览分序厅、文献史料里的刘三姐、新中国成立后“刘三姐”文化发展、改革开放后“刘三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等5个板块,通过300多份档案文献,展示刘三姐文化的起源、发展与繁荣,展现广西精心培育刘三姐文化名片的成果。
当天,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办的海外华文媒体“高原行”迪庆采风活动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启动。活动首站来到拥有“全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名镇”称号的独克宗古城,采访团在古城非遗体验中心感受多民族文化共融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