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12 10:49:13 | 浏览次数:9754
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
据悉,为了确保今年小麦颗粒归仓,该县农业部门早谋划、早安排,在播种、田间管理等关键时期,大力推广优良小麦品种,组织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略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人员杨文波说:“我们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培训,指导开展了小麦‘一喷三防’田间管理措施,通过喷施防病虫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降低灾害性天气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确保小麦能增产增收。”
今年适逢民革上海市委会成立70周年。近日,民革党员、民革上海市委会联络部原部长马铭德接受专访,讲述其亲历的两件往事——跨国寻访马林档案、寻找马相伯遗骸。
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6月9日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他表示,希望英方端正对华认知,停止渲染所谓“中国威胁”。
一般来看,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因素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动力。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加强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推动生产过程更加集约高效,并减少对资源要素投入的依赖和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能够推动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与创新配置,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二是制度创新与结构性改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强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等,能够完善市场机制、促进要素流动、推动技术扩散、消除市场扭曲;同时,推动企业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能够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更好适应市场变化。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三是经济全球化与开放效应。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能够通过国际经贸网络促进贸易流动、资本跨境配置、技术扩散外溢等。这不仅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也能够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带来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设备,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四是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是知识创造与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加大教育投入与技能培训,能够有效提升劳动者的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增强劳动者与岗位需求的适配性等,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从长远看,这对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从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到布局港口、航运建设,再到统筹陆海区域重大战略对接等,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把加快经济发展的触角从陆地向海洋延伸,为拓展蓝色经济空间谋篇布局、指明方向。
2024年12月份,中国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海南省海洋厅携手共建南海海啸预警海南分中心。目前,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已完成安装,在海南开展海啸预警业务化试运行的条件已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