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07 10:52:39 | 浏览次数:7446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房山区量身定制的“成长套餐”。“房山聚源计划”为企业精准输送人才,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非常感谢房山区政府在人才政策上的帮助,依托房山聚源计划,在人才引进和人才落户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创新爱尚家创始人陈利军、卫蓝新能源董事长俞会根等获评“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破解了高科技企业人才难题。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巴基斯坦交通部副部长阿里·谢尔·马哈苏德介绍,巴基斯坦政府施行多项绿色交通举措,包括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在主要城市推动地铁和电动公交系统建设等。“可持续性、包容性和社会责任应成为交通领域的指导原则。巴基斯坦高度赞赏并全力支持中国在全球可持续交通领域的多项倡议。”
自2012年起,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开展“天使之旅”先心病患儿筛查救助行动,13年来,足迹遍及全国22个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筛查儿童184万余人次,救助患儿超1万人次。自2013年以来,该基金会已在西藏开展20余次相关行动,覆盖西藏7市地,救助患儿843名。未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持续推进“天使之旅”,为更多先心病患儿带来健康与希望,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和民族团结事业不断发展。(完)
北京7月1日电 (记者 阮煜琳)“在全球全产业链协同推进绿色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中国的纺织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行动力,积极创新,明确减排路径,加速转型步伐。”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杨超表示,纺织行业是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产业。纺织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绵阳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25家,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强度位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