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7 01:56:58 | 浏览次数:8000
《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是国博探索“展览+书籍+文创”结合的新模式,精选“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中的115件珍贵文物,通过细腻的笔触、严谨的考据和生动的叙述,架起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桥梁,帮助读者读懂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和突出特性。该书作者团队由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的9名工作人员组成,他们来自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美术史论等专业,从事讲解和研学课程的策划实施,都有十年左右的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经验。
其中,“南北极探索中心数字体验项目”将弘扬极地科考精神,推动极地科考文化普及与传承,打造集极地科考文化传承、沉浸数字新文旅、科普研学及体验经济新业态于一体的标杆数字文博项目;“山东博物馆数字展厅”将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具身沉浸等前沿数字技术,探索全新的博物馆数字空间创新场景和体验方式。
活动现场,“中乌人才友谊结对仪式”举行,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七名青年学者与绍兴本地的七名青年学者进行友谊结对。未来,他们将加强交流、深化友谊,共同激发青年创新活力。
“弦子声声多悠扬,彩袖飞舞齐欢唱……”古老调式与电子音效在新编曲目中碰撞出奇妙共鸣,五年级学生月色拉姆吟唱着《我的家乡好》。她仰望着天空,眼中倒映着高原的云朵:“胡老师说,我们的家乡本身就是一首歌。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我想把巴塘的旋律唱给所有人听。”(完)
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近年来,博物馆正在积极适应变化,用可亲可近的吸引力替代“高冷范儿”,以新面貌、新气象让逛展融入百姓日常。
随着“神启号02星”入列,张掖SAR星座正式成为中国首个商业化运营C波段干涉测量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星座,也使张掖SAR星座规模进一步扩大,组网卫星多星重轨干涉成像优势也初步体现,干涉测量周期最短压缩至4天,地表形变干涉测量业务化能力显著提升。
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合作是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当前,世界经济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为经济全球化再度加速蓄积动能。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经济、技术、产业、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和时代大势,在数字、绿色等新领域加强合作、培育新增长点。推动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发起“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与非洲国家共同制定实施“中非数字创新伙伴计划”、举办中拉科技创新论坛……中国与各方加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合作,支持全球南方能力建设,携手共乘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的快车,全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