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1 02:24:35 | 浏览次数:9914
4月26日,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第二届丝绸之路(中国—中亚)模拟联合国大会阿斯塔纳峰会”上,围绕“生殖权利与医疗保健权利——全球标准与国家主权”主题,中哈两国青年代表通过一份决议草案。
平等互利是中阿友好的不竭动力。中国向西开放和阿拉伯国家向东发展双向奔赴,汇聚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合作洪流。中国连续多年稳居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方将30个阿方项目纳入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同阿拉伯国家实施、探讨45个阿方发展合作援助项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22个阿拉伯国家实现“全覆盖”,为阿方培训3400多名各领域专业人才。中阿各领域合作全面发展,惠及双方近20亿人民,共同走出了创新、开放、绿色、普惠的发展之路。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八大共同行动”取得重要早期收获,又从创新、金融、能源、经贸、人文五个维度启动构建“五大合作格局”,延续中阿合作全面推进的好势头,带动新时代中阿合作迈上新台阶。
在活动现场,7名来自不同行业的中外代表受聘为广西故事讲述官,并同步启动“走读广西·感知中国”中国—东盟青年拍客数智创作计划。该计划由广西海丝文化交流基金会发起,联合海内外相关机构共同实施,旨在鼓励全球青年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开展创作,展现中国与东盟在各领域合作共赢场景。
会上成立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研究中心。同时,会议发布了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研究课题,这是高教学会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研究的首批课题。本次发布的课题分为三类,一是学会重大课题,其中包含“中国高等教育年度发展报告”和“高等教育发展指数研究”。二是政府委托重点课题,分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研究”两个专项。三是学会与地方联合课题,学会与北京、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河南、广东、重庆8家省级高教学会共同发布10项研究课题。
本次活动既是为了弘扬丝路精神,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也是“国际博物馆日”的深度实践。通过版权合作与特种邮票发行,不仅实现了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更以“小邮票”串联“大文明”,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丝路精神提供了创新样本。
浙江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支持浙江企业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抓机遇、谋布局、快突围,把自身打造成为全球发展中的产业链技术中心、价值链控制中心、供应链牵引中心,探索出更多活力足、韧性强的“地瓜经济”新路径。
付凌晖指出,在外部冲击加大的背景下,我国外贸能够顶住压力持续增长,一是反映出了产业基础坚实的支撑能力。我国产业体系完整,制造业升级发展,在全球产业链当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国际竞争中具有较强优势。二是体现出外贸快速调整的应变能力。我国外贸多元化发展稳步推进,外贸企业开拓市场能力增强,在贸易摩擦、供应链波动当中,具备较强的调整能力。三是展现出稳外贸政策的保障能力。面对外部冲击,各地区、各部门强化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加大出口退税、金融支持、贸易便利化等政策力度,为外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