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02 19:49:30 | 浏览次数:8229
经数十年沉潜,叶曼林将这份“明净”化入自身笔墨,更融入对禅意的独特体悟,形成独树一格的“曼林禅墨”书法风格,融合禅意与书法美学,明净恬淡、容若自然、情景交融,大道至简。
2024年,中国进出口总值达到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作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稳固,已经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凭借庞大的市场潜力、强大的制造基础和供应链体系,持续为全球提供高质量、稳定、可靠的市场、产品与服务,被越来越多人视为全球经济网络中的“压舱石”。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匈牙利《民主主义者》周刊总编辑本奇克·安德拉什说,中匈两国尽管语言和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但拥有共同的信念:彼此欣赏,彼此尊重,坚信爱与团结的力量,这是人类最根本的权利。
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龚韬表示,中匈两国一致认同在人权议题上既要坚守《世界人权宣言》精神,又要立足各国历史传统,坚持相互尊重和不干涉内政原则。两国都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反对搞双重标准。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需在多元挑战中凝聚新的共识,共同勾勒未来全球人权治理新图景。
携手推动全球人权治理符合中欧人权事业发展的内在价值追求。呵护人的生命、价值、尊严,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发展人权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在推进人权事业发展的实践中,中国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这条人权发展道路的一个特征和基本经验就是弘扬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欧盟将人性尊严、自由、民主、平等、法治、人权确定为自身的价值目标。在对内范围内,欧盟制定了《欧盟基本权利宪章》,明确了欧盟及其成员国保障人权的基本义务。在对外关系中,欧盟通过将人权条款纳入贸易、投资、对外援助协定,希冀通过这种方式来推进欧盟认可的人权价值观。
在“跨境产供链合作与跨区域经贸机遇”专题推介环节,黑龙江省贸促会副会长于雪松表示,黑龙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农业资源,期待与广西携手,共同面向东盟开展农业、科技、文旅等产业合作。广西及黑龙江相关商协会和企业代表就自身主营业务与优势、跨境产业合作与投资机遇等议题,分别作专题推介。